每经专访城市场景理论提出者丹尼尔亚伦

轻度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6806.html
是什么推动了城市发展?20世纪90年代,一场试验在西班牙小城毕尔巴鄂展开。过去赖以发展的钢铁、造船业衰退带来的衰败场面,因一座美术馆的进驻而彻底改观——年,闻名世界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开门迎客,不仅带来数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还让小镇重获生机。媒体称其为“毕尔巴鄂效应”。数年前,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丹尼尔·亚伦·西尔(DanielAaronSilver)再度回顾了这段城市传奇。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毕尔巴鄂之后,不少城市效仿其建造博物馆,甚至带动了一种风潮。然而,在这些期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后继者中,如愿者寥寥。“显然,并不是建筑,而是小到其周围发生的活动、大到与城市独特历史的有机融合,带来了成功,多个层次的有效互动形成了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西尔与同僚将此定义为“场景”(Scenescape)的力量。在他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NicholsClark)合著的《场景》一书中,场景有着非常宽的概念外延。它可能代表某种共同兴趣、某个特定地点、或是某个场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但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摆脱孤立,整体性、关联式的思维方式。场景意味着叠加,但又不仅仅是单纯相加。换句话说,场景强调的是人,是城市的各项功能在空间和个体生命互相交叠中的重新定位。在人本城市价值愈加突出的当下,场景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个最新的例子是,成都已在两年前率先拉起“场景营城”的探索之路。今年3月,成都对外宣布,将在今年面向全球持续发布个新场景和个新产品,期望通过打造新场景构筑城市发展的新机会。如今,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8月20日,场景汇“东部新区·遇见未来”——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成都东部新区专场活动举行。本次发布会以“新场景+新产品”互动路演的形式,展现成都东部新区多元丰富的城市机遇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东部新区建设中的应用推广,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丹尼尔·亚伦·西尔受访者供图不再需要场所而需要场景上世纪末“无地点性”的论调一度在学界风行。面对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必要在特定的场所工作,且更加分散地居住,高密度集中式的活动及交流的方式是否会淡出视线?场所是否将不再重要?历史走到今天,“地点”以另一种方式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对地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kmrc.com/wazlyy/166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