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四季之首,又是万物复醒之始。然而,春季又是“风”的季节,中医《黄帝内经》称“风者,百病之长也”,即风邪是所有外部致病因素中的首恶。春风拂面,一些人的嘴被“吹”歪,这就是医学上说的“面瘫”。近日,门诊上面瘫的患者又见长,从不满一岁的宝宝到年老体弱的老年人不等。面瘫病作为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专家建议:针灸治疗面瘫应越早越好。
病因病机
中医观点:《灵枢·经筋》云:“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可见,面瘫主要是因面部脉络受损或痹阻所致以口眼?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中络,或气血痹阻,或痰浊阻滞经络,筋脉松弛而发病。故面瘫病又被称为口歪(喎)、口喎僻、俗称吊线风。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单侧患病,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被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临床特点
1、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发病季节以4,5月与7,8月较多。2、急性起病,或无任何征兆于清晨刷牙发现患侧口角漏水,进食卡塞。70%的患者于1~3日内病情达高峰,少数5日内达高峰,部分患者在治疗2周左右突然患侧耳壳出现疱疹而加重。单侧面神经受损常见,先后双侧发病者约0.5%。3、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如受累侧闭目、皱眉、鼓腮、示齿和闭唇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根据面神经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面瘫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鉴别诊断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周围性者瘫痪一侧面部表情运动不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并且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了解这些区别就能很好地鉴别两种疾病,如果是面瘫,患者最好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就诊,及时治疗。早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中西合璧疗效棒
(一)特色疗法建奇功
1、体针(1)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2)恢复期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采用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
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3)联动期和痉挛期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随症配穴: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足三里、膈俞。2、电针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脐针“取象思维”又称“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构建中医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取患者所患病痛的部位及相关体征的象进行类推取卦治疗,采用水局、木局、健脾三针、雷风相薄、生阳三针等针法,疗效确切。
4、灸法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5、拔罐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依病情而定。面部自我功能康复患者可用热毛巾热敷耳后和面颊部位,热敷可改善面神经的供血,帮助恢复;可用手按摩脸部、耳后和颈部,沿着肌肉下垂的反方向向上推按,不仅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也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恢复正常;常做面部收缩运动,如闭眼、收缩口角。(二)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效果更佳(三)西医治疗也有效
西医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面瘫多久能够恢复呢?75%的患者在病后2~3月内恢复;无神经变性反应者,2~3周开始恢复;神经部分变性患者需要3~6月的恢复时间;2月后仍为完全性变性反应者,恢复需要6月以上或不能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