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五六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我们总是讨论应该给宝宝吃什么,可是却很少去想宝宝不应该吃哪些食物,尤其是宝宝一岁以内,有一些食物真的不适合食用,对宝宝来说就等于没营养一样。
肉汤、鱼汤、菜汤用这些汤做成汤泡饭,确实可以提鲜,增加宝宝兴趣,但是从营养角度来讲,并不适合小宝宝食用,因为这些汤里面所含有的能量密度太低,对于宝宝生长发育无太大益处,反而还容易导致宝宝吃不下其他更有营养的食物。
有一次回老公家,我见过老公家一个亲戚,把馒头泡在盛菜的盘里,菜水浸泡透之后,塞给刚半岁的孙子吃,关键老公他家吃饭是重口味,酱油和盐用得特别多,宝宝食用之后能有啥营养?
含糖食品,包括含糖饮料、糖水、糖块、水果味饮料、运动饮料、能量饮料、甜咖啡、含糖茶饮虽然说人类吃甜食可以增加心情的愉悦感,让人感觉到满足和幸福,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种感觉如果是以牺牲身体健康发育为代价的话,还是不要为好。今年7月15日,世卫组织发布调查报告并提出建议:“禁止生产商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食品中添加糖分。”
对于1岁以内正在建立饮食习惯的婴幼儿来说,常吃含糖食品,会造成诸多危害。例如,影响牙齿健康,因为糖分解后变成酸,会腐蚀幼齿,影响牙齿健康成长。另外,甜食还会引起小儿肥胖,甚至会抑制婴幼儿食欲,导致饮食不均衡,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所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含糖食品,包括含糖饮料、自制糖水、棒棒糖等,都只能提供能量而含有的营养成分却寥寥无几。事实上,哪怕孩子一岁之后,都应该尽量减少摄入糖分。
果汁、软饮料、果汁饮料美国《幼龄儿健康喝水指南》中指出,6个月以内的母乳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6个月到1岁以内的宝宝,由于添加辅食,所以每天可以补充水分,但是不推荐喝果汁,哪怕是自己动手提取或压榨水果以及蔬菜中的天然液体而制成果汁饮料也不建议食用,果汁营养不如水果。
另外,他们还建议,宝宝1~3岁期间,每天饮用果汁的量也不能超过毫升,4~5岁每天不超过毫升。
某些甲基汞含量高的鱼类我们都知道多给宝宝吃鱼对大脑发育好,可不是所有的鱼类都适合孩子食用,就像一些甲基汞含量较高的鱼类,例如鲨鱼、剑鱼、旗鱼、吞拿鱼(包括大眼、黄鳍、长鳍等品种)、大马王鲛鱼、墨西哥湾方头鱼、马林鱼等都不要因为新奇而购买。
例如马林鱼,又称“白金枪鱼”它是一种海鱼,肉质柔软、脂肪含量丰富,既能煎烤又能做生鱼片,但是这种鱼肉体内含汞量较高,不利于宝宝身体发育,还容易引起过敏现象。
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例如功能性饮料、咖啡、茶叶、奶茶等。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印尼西苏拉威西省有一对父母因为买不起奶粉和牛奶,在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给她喝咖啡。现在孩子已经14个月,每天要喝三瓶含糖咖啡,约1.5升。但是她的父母表示,“孩子存在入睡困难,但没有出现疾病,正在健康长大。”
看完这些新闻,真的又重新定义了具备“父母上岗合格证”的重要性,要知道含有咖啡因的饮品绝对不适合婴幼儿,因为它丝毫不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所以要禁止。
盐、豉油、酱油、鸡精等调味料宝宝从6个月添加辅食到两三岁,是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期,宝宝是偏好少油淡口,还是重盐重油,以及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都是仰仗这一时期的习惯养成。但是,1岁内的宝宝在饮食中,没必要添加任何形式的调料,包括盐、豉油、酱油、鸡精等,宝宝过早吃盐的危害,网上很多文章已经讲得很透彻了。
容易引发窒息危险的食物有个朋友家里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中秋节回老家时,因为我们这边中秋节正好石榴成熟,所以老人就剥石榴未给不足一岁的大孙子吃,结果有一个宝宝不幸呛入气管窒息而亡。
所以,凡是容易引发宝宝窒息危险的食物,都不应该给他吃,这里面包括瓜子、花生米、果冻、小糖果、大块水果等,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有时候你的不经意可能就害了宝宝。
蜂蜜有家长会说,蜂蜜是好东西呀,怎么可能不能给宝宝食用呢?这是因为,蜜蜂在采集植物蜜腺和花粉时,有些花粉难免含有各种菌类,或者有的花粉本身就含有毒素。另外,在土壤和灰尘中,有一种被称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而蜜蜂常常把带有这种细菌的花粉和花蜜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哪怕极其微量的肉毒杆菌都可能对宝宝造成致命的威胁,例如导致宝宝出现神经痉挛或麻痹等中毒症状。
各种“假牛奶”包括调味牛奶、牛奶饮料、植物奶、XX露等你给宝宝喝的牛奶可能不是真牛奶,不信看看配料表,凡是配料表上带有“砂糖”等字样的都是不靠谱,要喝就给宝宝喝纯牛奶。
总之,孩子的辅食添加不容小觑,并不是大人能吃的孩子就可以吃,要学会分辨,才能给予宝宝身体健康保障。
声明: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