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连续三年开展城市体检为城市建设把脉

来源:媒体滚动

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城市,邯郸连续三年开展城市体检

为城市建设“把脉开方”

11月12日拍摄的邯郸市北湖公园。董源摄

一座城市建设发展状况是否健康?如何精准发现城市“病灶”,为实施城市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全省第一批城市体检试点城市,从年开始,邯郸连续三年开展城市体检。今年,该市提出,将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市、区)城市体检全覆盖。

城市“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

“以前开车在路上,冷不丁能感觉到车辆‘咯噔’一下,不用想,肯定是轮胎压到井盖了。”11月9日,邯郸市民王海鸥说,现在市区很多道路更换了新井盖,驾车时很少有“咯噔”的感觉了。

井盖弹跳和噪音是邯郸市在城市体检中发现的问题之一。为医治这一城市“常见病”,去年,邯郸市主城区市政道路范围内更新了1.5万余个新型井盖。这类新型井盖具有防响、防跳、防盗、防坠落、防移位、防沉降等“六防”功能,大大改善了市民出行体验。

城市体检是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方式,对城市发展状况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进行监测、分析、评价,了解城市运行发展状态,掌握城市发展特征,查找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城市病’,因此需要定期体检。”邯郸市建设局城市谋划建设处处长薛现勇说。

9月17日,邯郸市发布《年城市体检工作方案》。根据方案,今年邯郸市级选定20个社区、2个街区作为试点,县级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不少于5个社区、1个街道作为试点,开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维度的城市体检。

“相较于往年,今年城市体检实现从宏观视角到微观视角的转变。”薛现勇介绍,今年城市体检由4个维度67项指标构成,囊括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住房维度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善、绿色智能等方面,对房屋的结构性能、防水防火、管线设备、入户水质、配套设施等进行体检;小区(社区)维度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对养老服务设施、托幼服务设施、停车位、充电桩等进行体检。

“每一项指标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发现的问题会更具体,解决起来也更有操作性。”薛现勇说。

今年,该市各县(市、区)采取“自体检+社会调查+第三方体检”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邯郸市建设局县城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曼介绍,城市体检是燕赵宜居县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该市推动县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城市体检,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县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科学切入点和着力点,进而完善县城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专业团队精准“把脉开方”

走楼道观察,对墙面脱落、楼梯扶手损坏等情况拍照,描述问题,上传至小程序……这是邯郸城市体检技术服务团队在数据采集一线的工作场景之一。

邯郸城市体检技术服务团队由河北工程大学和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联合体”的15名专家组成,他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其专业背景包括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

“为方便信息采集,我们开发了‘邯郸城市体检数据采集分析’小程序,市民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kmrc.com/wahl/167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