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易疲劳可能是大病,切记当心

(点击播放可以边听音乐边阅读文章,喜欢的话一定要在文尾留言鼓励小编哦!不听了要记得关闭音乐!)

走路,吃饭、眨眼睛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无法完成。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对于重症肌无力您了解多少?这种疑难杂症是否无药可救?又有哪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对人的健康长寿有帮助,本期《爱问常识》请到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刘洋主任为大家讲一讲——重症肌无力。

刘洋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生导师著名神经内科专家擅长治疗

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单神经病及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神经性疾病等。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

如何自我检测1、连续蹲下站立的最多次数≥20次。2、持续用力睁眼,上下眼皮间的距离≥10毫米,持续睁眼秒也无睑下垂。3、双上肢,用力持续维持90度的侧平,举状态的最长时间≥秒。4、连续眨眼最多次数≥30次。

专家提醒:如果以上测试未达到相应的标准,请及时就医进行更专业检查。

发病的原因先天遗传性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15%为先天因素致病,属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普遍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例如感冒,呼吸道、消化道感染,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低沉,经期或分娩等因素均会诱发加重或复发病情。且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75%~85%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单纯眼肌型这往往是该病首发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是眼睑下垂,多见单侧,有时为双侧或双眼交替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眼球固定、双眼对焦不能而复视。延髓肌型主要表现为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讲话鼻音重。脊髓肌型表现为四肢无力,往往是近端重于远端,还有上楼困难,容易跌倒。全身肌无力型除累积以上肌肉外,还可累积呼吸肌致咳嗽无力,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人群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率约为8-20/10万,患病率约为50/10万,病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居多。20岁和5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比例为1:2,而青年患者中此比例达1:4。儿童在1-10岁比较多发。

专家建议: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及时治疗,一般儿童若发病后及时治疗则不易复发。而成年人治疗后,很容易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中医小妙方

适用于单纯眼肌型病人的常用药:

柴胡:生发肝胆之气。

升麻:可以提升脾胃之气。

茺蔚子:活血补血祛瘀明目益精。

木贼草:疏散风热,明目益精。

适用于延髓肌型病人的常用药:

当归:如肝补血。

川穹:使血向上行走。

桔梗:开宣肺气,补肺气。

生黄芪:大补脾肺元气。

专家建议:这是专家临床经常配伍使用的药物,具体的用法和用量因人而异,患者一定要咨询医生后再用药,切不可擅自抓药服用。

健康小妙方走路时,上身挺直,脚向两侧打开,呈外八字,力量集中在脚后跟,慢慢的踱步,这样可以间接按摩足厥阴肝、足太阴脾、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经这四个经脉,每天行走五分钟,会使身体健康长寿。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精编文章推荐:

1、“血管体操”是个宝,轻轻松松不变老!

2、30岁以后一定要多吃这些!跟血管垃圾说再见!

3、“上床”萝卜,“下床”姜,一生受用强身方!

4、这样环形剪指甲,小心遭遇截肢风险!

5、口臭竟然与薄荷糖有关?难怪刷牙也帮不上忙!

还不够!!

点击阅读原文,海量养生资讯在这里等着您!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kmrc.com/wadwh/108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