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改发〔〕73号),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列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建改发〔〕号)将广州列为新城建试点城市之一。《“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广州作为试点城市,不遗余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落地建设工作。
近日,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梳理广州CIM的试点经验及各相关城市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编制印发了《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技术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基础设施指引》),对基础设施分类与编码、模型分级与应用、设施智能化建设和运营进行明确,旨在为市内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统一指导,形成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和可推广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主要内容
《基础设施指引》规定了分类编码与标识、模型分级与应用、建设要求、数据汇交要求、应用场景和安全运营保障等相关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统一分类编码与标识,助力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新建和既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市政设施分类与个体标识编码规则,可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归集、关联和共享,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明确分级模型和应用,拓展CIM平台应用场景
紧密结合CIM,对各类基础设施CIM模型的创建进行规范要求,对基础设施模型进行分级,强调分级建设,明确各级模型的应用场景,为将来基础设施模型汇入CIM平台,支撑业务应用,提供指引和奠定基础,强化CIM赋能。
量化智能化建设要求,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明确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基本要求、各类基础设施监测对象,并量化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此外,对于要布设哪些智能化设备,布设在什么位置,布设的数量应满足什么要求,都给出了具体要求。既明确了“要做什么”,又明确了“要怎么做”,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提供明确方向和指引。
强化安全与运营保障,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建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保障体系,从机制、设备、网络和数据多层面明确建设要求,从基本保障和应用场景专项保障双层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可靠,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制意义
本次发布的《基础设施指引》,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引导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发展方向,为提升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运营水平提供技术指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可推广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鼓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拓展丰富应用场景,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
《基础设施指引》的发布,也获得了相关专家及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