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新华社瞭望智库提供学术支持的“惠享亿万客户携手千万商家扩内需促消费”行动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致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田世宏、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参会并发言。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中国工商银行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陈明一同参会。新华社及瞭望周刊社领导致辞并全程参加发布活动。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和新华社瞭望智库共同发布年《“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下称“报告”),中国工商银行和新华社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对报告进行了重磅发布和详细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与会人士认为,面对百年变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级城市的居民实际消费情况,出台精准的促消费政策,可以有的放矢推动消费增长。为此,报告在持续研究年百城居民消费健康指数、中华千街“烟火”指数、创业万店人气指数这三大基础指数动态的同时,新增了“新青年”消费健康指数、新市民消费健康指数、户外运动消费指数三个专题,力求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推动消费增长。一如既往,报告是在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的战略支持下,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数据和调研支持下,由课题组对年GDP百强城市抽取年百万数据样本、90多万个商圈街道、万个小微及个体工商户样本,设置了多个数据标签,形成了一手数据量大、涉及人群多、覆盖地域广、标签描述丰富、动态监测实时的系列消费指数。以下是此次报告的一系列发现。1大型城市居民消费出现波动,但整体仍相对稳健结合年情况,课题组对GDP百强城市居民的消费数据进行了多维度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一线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多个指数排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首先,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多个指数上排名下滑,但下滑幅度有限,个别分维度指标仍表现稳定,整体经济韧性仍然较强。例如,与年同期相比,北京、上海、广州在年的居民跨期消费排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深圳居民的跨期消费情况未见太大变动。3月至5月期间,北京、上海两地严格封控线下消费场所及街道、小区等,出现了较明显的消费规模下滑。6月之后,两地居民消费均出现恢复性增长,影响了跨期消费指数的健康度。其中,尽管年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疫情反复最甚,北京的表现却仍然较为稳定,上海次之。课题组通过分析一线城市商圈代表性街道的销售额度和销售笔数数据后发现,北京主要街道的消费额度和消费笔数长期位列四大城市之首,整体表现出强劲的居民消费能力。尤其是在消费额度上,北京在年之前始终远超其他一线城市,年则呈现出与其他城市水平接近的状态。课题组分析,一方面,京沪两地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已相对固化;另一方面,两地的线下店铺生存韧性比较强,具有快速恢复经营的能力。广州、深圳表现则相对欠佳,这两个城市在很多维度上的表现较为相近,整体表现不及北京、上海。尤其在中华千街“烟火”指数和创业万店人气指数上,深圳的表现仍明显落后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比较而言,参与抽样的深圳街道的居民平均消费能力,不及上海。其次,新一线城市分化明显,个别城市表现亮眼。报告显示,年上半年的各个指数中,新一线城市的表现似乎都不及去年,在前20强中排名普遍落后,少数城市的排名下滑明显。整体上,与年的亮眼表现不同,年上半年居民消费健康总指数前20强中,新一线城市仅有天津、成都、杭州上榜。其中,成都、杭州均较去年同期总指数排名出现下滑,当期消费健康情况表现较好,但跨期消费、极端消费、消费扩容三个维度的健康度却普遍排名靠后。分化也由此产生。例如,在当期消费健康方面,年以来新一线城市中,天津、杭州、成都、南京表现稳定,一直排名前列;武汉、西安在年排名明显提升,但郑州、长沙、东莞、青岛却始终未上榜。其他的部分新一线城市则呈现不稳定波动。课题组分析认为,新一线城市居民对消费额度、个体收入的整体安排已趋于合理,但在单笔大额消费、提前消费等均衡安排上,仍有结构性改善的空间。并且,由于新一线城市居民的消费偏好、消费结构已相对成熟和稳定,消费扩容和升级的空间或许并不大。2三四线城市居民理性消费趋强年,三四线城市在多个指数上延续了年下半年以来的向好势头。首先,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健康度整体表现亮眼。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居民消费健康总指数前20强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占据14席,占比70%,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在当期消费、跨期消费、极端消费三个分维度指标中,三四线城市的数量均为前20强城市的半数以上。课题组发现,自年三季度起,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消费健康度就呈现明显向好趋势,尤其是湖州、茂名、廊坊、滁州、遵义,均在年发力跃居上游,湖州表现尤为亮眼并于年上半年跃居榜首。例如,跨期消费健康、消费扩容健康两项指数的前20强排名均显示,除天津为新一线城市外,其余均为三四线城市。结合年跨期消费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在跨期消费健康前20强中的占比呈明显递增趋势,从一二季度的占比约50%逐渐增至三四季度的约90%,且廊坊、湖州一直位列前20强;消费扩容指数上榜的三四线城市排名虽然出现了一些上下波动,但始终相对平稳,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廊坊、湖州、茂名、榆林、遵义较年表现稳中有升,有待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