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麻木除了常见的颈椎病,还有神经卡压症

北京雀斑正规医院 https://m-mip.39.net/zjft/mipso_8593619.html

神经卡压症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旋前圆肌综合征”。

年,Seyffarth首次报道了旋前圆肌综合征,均为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指浅屈肌时神经受到卡压所致。当时其描述的旋前圆肌综合征并非都为旋前圆肌卡压,因此,临床命名并不确切。然而,由于临床长期将此类病变称为旋前圆肌综合征,所以,这一命名沿用至今。

常见卡压部位

1.Struthers韧带:为少见的结构,由此引起的旋前圆肌综合征较少见。

2.肱二头肌肥厚或紧张:同样可以引起卡压。

3.旋前圆肌纤维束带:重复性旋前动作可使卡压加重。

4.指浅屈肌腱形成的浅腱弓:亦可引起同样症状

(三)临床表现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发病率远少于腕管综合征,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为男性患的4倍以上。早期症状比较复杂,从确诊到治疗的时间往往达9个月至2年。

主要症状

1.疼痛: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抗阻力旋前时疼痛加剧。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一般无夜间痛史。此特点可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

2.感觉障碍:手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但感觉减退比较轻,反复旋前运动可使感觉减退加重。

3.肌肉萎缩:手指不灵活,拇、食指捏力减弱,拇食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特殊检查

1.旋前圆肌触痛、发硬。

2.Tinel征:阳性率较高,常于发病4~5个月后出现。

3.正中神经激发试验:

(1)旋前圆肌激发试验:屈肘、抗阻力下使前臂做旋前动作,肌力减弱者为阳性。

(2)指浅屈肌腱弓激发试验:中指抗阻力屈曲诱发桡侧3个半指麻木为阳性。

(3)肱二头肌腱膜激发试验:前臂屈肘,抗阻力旋前,诱发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变化为阳性。

(四)肌电图检杳

Woris和Peers报道的7例旋前圆肌综合征病例中,6例出现运动传导速度减慢。Buchthal报道的7例病例中,有3例出现感觉传导的异常。然而,研究发现,在肘与腕间,运动和感觉传导的减慢对诊断近确正中神经卡压无诊断价值,因为腕管综合征与旋前圆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出现正中神经传导异常

应用针电极对卡压区正中神经支配肌群进行电刺激反应诊断,通过判断肌肉失神经电位的变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鉴别诊断

除需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以外,尚需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鉴别。旋前圆肌综合征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两者的主要相同点为:腕部和前臂痛;大鱼际肌肌力减弱;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感觉异常。不同点为:旋前圆肌综合征无夜间痛,腕部Tinels征阴性,腕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掌皮支区感觉减退。

(六)治疗

1、保守治疗

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轻度、较重上肢劳动后引起间断性发作的病例,可行保守治疗,包括避免重体力劳动、夹板固定、非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有文献报道,约5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和治愈。一般认为,对经8~10周保守治疗症状和体征不能改善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旋前圆肌综合征存在许多潜在卡压因素,由于临床定位往往比较困难,因此,手术中应尽可能检查所有可能的卡压点并进行松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kmrc.com/wazz/135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