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热中风,一定要知道的5大先兆症状

一年中有2个中风高发期,即气温0℃以下的隆冬和32℃以上的盛夏。现在正值“热中风”高发的盛夏,预防中风的发生,就必须了解中风的这5大先兆症状!

编辑:Joy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热中风是怎么回事?

说到“热中风”,可能有些读者会感到疑惑:之前常说秋冬时节容易发生中风,怎么在三伏盛暑的天气,也会中风呢?

我们都知道,秋冬时节天气逐渐变凉,早晚温差变大,冷空气的刺激会引起人体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导致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出现紊乱,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加重心脏和脑部的负荷。同样,血小板也易于凝集从而形成血栓,导致中风的发生。

在“三伏”天气里,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可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从而损伤脑血管内皮,影响脑部血液的供应。此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夏季有可能比寒冷季节时稍低,如果此类患者依旧按照冬天的剂量服用降压药物,易出现头晕、脑供血不足等症状,再加上空调风、喝冷饮等造成的冷热不均,“热中风”自然成为了三伏盛暑的高发病。

热中风不可怕,识别先兆可救命!

一、意识障碍

在意识方面,中风的先兆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比如总是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

1、不分时间、地点情不自禁地频繁打哈欠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如果不是出于上述原因的哈欠连天,可能由于脑血管硬化、管壁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导致的大脑血液流量减少,导致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临床报告显示,缺血性脑血栓患者中的80%发病前的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所以哈欠不断者,不可马虎!

2、嗜睡是最早出现的中风先兆症状

大约有75.2%的患者在中风前出现嗜睡症状,轻者饭后困顿、不睡不行,重者昼夜嗜睡,全天24小时睡个不停。

嗜睡是最早出现的中风先兆症状,如果可以尽早针对血脂、血黏度、血压等方面进行调理,很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

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

二、疼痛表现

1、不同寻常的剧烈头痛

脑溢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往往存在剧烈头痛的前兆,这种头痛的程度加重、由间断性进展成为持续性,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可能由于血压突然升高,颅内动脉瘤和邻近动脉扩张,血管痉挛或伴有小量渗血,牵拉或刺激了三叉神经支配的痛觉敏感结构引起。

2、微血管炎症反应引起的舌痛

舌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疼痛,多由微血管的炎症反应所致,与血粘度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舌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舌头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微小变化都可以迅速反映出来。许多老人存在微循环障碍,加上血液供应不足,使舌局部静脉淤血,产生丙酮酸等多肽类代谢产物,刺激舌神经,导致舌痛。

三、感觉异常

中风之前,患者往往存在一侧面、舌、唇或/和肢体麻木的感觉,有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或视物旋转感;有些患者会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情况往往与复视和耳鸣一起出现,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小脑所致。

1、一侧面、舌、唇或/和肢体麻木

虽然手指麻木的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中都可出现,如颈椎病、糖尿病等,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手指麻木且经常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且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

2、一过性黑蒙和短暂性视力障碍

中风发生前,患者常存在视觉上的异常,且视觉异常往往是中风最早的预警信号:

一过性黑蒙:患者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数秒后可以恢复。这是由于大脑内血流量减少,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支,对颈动脉缺血最为敏感,所以,黑蒙可看作脑卒中的最早的预警信号;

短暂性视力障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呈阵发性发作,一般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由于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支动脉因大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是早期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3、语言障碍是最常出现的先兆症状

中风发生前,最常出现的先兆症状就是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等症状,这主要由于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

4、眩晕可能是“小中风”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的发生。

四、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也是中风前的重要先兆症状之一,可表现为一侧的面部或上下肢力量减弱、不受支配,出现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难,或是一侧肢体乏力,胳膊无法抬举,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症状。

1、面神经麻痹

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等,以上症状在说话时更为明显。

2、扭颈麻手征

扭头可感觉到眩晕、头痛,几分钟之后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由于转头可以引起颈部动脉的扭曲,加重动脉狭窄,造成脑部供血不足所致。

3、握力下降、持物不稳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物品落地,有时还伴有言语不清。

4、步态异常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时,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信号,特别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可能同时伴有眩晕症状。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则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5、猝倒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并容易发生跌跤。这也是一种中风的先兆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五、其他先兆表现

1、饮水呛咳、吞咽麻痹

据临床观察,少数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的偶尔呛咳,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研究表明,及早给予脑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不仅有利于治疗吞咽麻痹,还可能预防中风猝发。

2、常常闻到异常气味

多表现为闻到臭味或其它异常味道,该现象一天可出现多次。这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海马回出血或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先兆。

3、血压突然发生较大波动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4、鼻血

排除外伤和炎症因素,高血压患者反复鼻出血1~6个月后,约50%的患者发生脑溢血。由于部分鼻出血由血压不稳定引起,不加以预防可能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此不能大意。

5、握住别人的手,怎么也放不开

高血压患者如果在和别人握手之后很难放手,是典型的强握症表现。这种强握症由大脑额叶缺血所致,为中风的一种先兆。

6、患者性格一反常态

中风发生前,患者的性格往往一反常态,有的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些都和脑缺血有关。

八类人群要更加小心

①存在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

②患有冠心病及“三高”

③60岁以上的老年人

④生活习惯不良、吸烟、酗酒

⑤长期从事紧张工作

⑥冠心病患者

⑦明显超重的人群

⑧经常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的人群

预防“热中风”,记住这七招!

①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②中老年人要避免过度贪凉。老年人的血管大多已经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冷饮切勿多喝;

③多饮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预防血管栓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血液黏稠容易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所以即使不渴也要喝水,以保持小便清亮、大便通畅;

④戒烟戒酒。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保证机体良好的供血、供氧;

⑤经常检测血压、血糖。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疾病,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降脂药;

⑥对于存在中风病史的老年人而言,一旦出现头痛、头昏、肢体乏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不适症状时,切勿掉以轻心;

⑦保证睡眠充足,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血压、血脂较高者应适当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文章整理自网络









































青海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kmrc.com/wahl/104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