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街道设计的重点和方法有哪些交通综合治

导语:在此前交通言究社推送的《陈小鸿: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新阶段有何特征?新标准有何规定?》一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新阶段和新标准的相关内容。那么,新阶段下完整街道设计的重点和方法有哪些?又应如何针对现有的机动车通行空间进行交通综合治理呢?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推送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陈小鸿主讲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完整街道设计重点与方法从道路到街道新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将城市道路分为三类:干线道路、连接性道路和地方性道路,并将地方性道路称作街道。完整街道的相关要求及设计角度与过去以机动车通行为主的道路有较大区别,这一部分主要从完整街道的概念、设计重点和管理办法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介绍。完整街道理念与价值转变年代末,欧美由于小汽车普及推动了居住的郊区化,市中心出现衰败。年代,人们认识到完全依赖小汽车的生活方式和城市设计并不合适,由此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建立,城市发展进入城市中心复兴阶段,主张运用城市主义的街道设计策略,“街道应明确给予行人最高优先权”的理念逐渐付诸实践。年,街道设计兴起,产生了“完整街道”概念,这一阶段设计目标转变为提供舒适的高品质步行和自行车空间,增强对城市环境与氛围的体验。※国外街道改造实践国外很多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街道设计导则,并进行改造实践。今天介绍其中一个案例——纽约曼哈顿广场慢行空间改造。改造前曼哈顿广场上都是车道,经过调研后,重新组织街道空间,将一部分车行道用做人的活动空间,结果不仅提高了车行速度、车辆通行效率、商业繁荣程度、民众满意度,还降低了事故率。※国内街道设计发展随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进展,我国各个城市也开始制定街道设计导则。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发布,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到全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kmrc.com/wadwh/16433.html

 


当前时间: